基本科學指標(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基于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Web of Science數據庫收錄的最近10年的論文數據,在22個學科排出論文被引次數位居世界前1%的機構,是評價學科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工具。以下分析基于2018年9月版的ESI數據。
中國機構在ESI中的表現
2018年9月全球共有109個國家或地區擁有入選ESI的機構,其中中國(內地)機構在22個學科中累積1273次入選ESI,僅次于美國,排在全球第二位。中國機構在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累積次數為133次。中國機構在10個學科躋身ESI全球前1‰,累積次數為17次,占全球9.0%。
“雙一流”高校在ESI中的表現
為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實現我國從高等教育大國到高等教育強國的歷史性跨越,2015年10月國務院出臺《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標志著“雙一流”建設正式啟動,2017年9月,首批“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正式公布。
為分析“雙一流”高校的表現,我們將進入ESI的中國機構劃分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其他高校”和“非高校機構”四個類別。
中國機構入選ESI的總次數為1273次,其中有35%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43次),21%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69次);中國機構入選ESI前1‰的總次數為133次,其中有60%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80次),18%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4次);中國機構共17次躋身ESI前千分之一,其中有29%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5次),12%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次)。
其中,有兩所非“雙一流”建設高校表現突出,首都醫科大學在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前1‰,沈陽藥科大學在藥理學和毒理學學科進入ESI前1‰。
ESI表現最好的中國高校名單
共111所“雙一流”高校有學科入選ESI,其中41所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70所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大學在21個學科中入選ESI,次數排在全國第1名。
全國共59所機構133次進入ESI前1‰,59所機構中共有12所非高校機構和47所高校,其中33所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14所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浙江大學在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等8個學科中位列ESI前1‰,次數排在全國高校中第1名。
全國共6所機構17次進入ESI前1‰,6所機構中共有1所非高校機構和5所高校,5所高校中有4所為“一流大學建設高校”,1所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國科學院大學在化學和材料科學2個學科位列ESI前1‰、清華大學在工程學和材料科學2個學科位列ESI前1‰,兩所高校進入ESI前1‰次數均排在全國高校中第1名。
更多關于材料方面、材料腐蝕控制、材料科普等方面的國內外最新動態,我們網站會不斷更新。希望大家一直關注中國腐蝕與防護網http://www.ecorr.org
責任編輯:王元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62313558-806
郵箱:fsfhzy666@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