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危機
老化腐蝕如何威脅生命?
6月9日22時30分
福建南安市水頭鎮下店村
發生疑似燃氣管道破裂爆燃事件
造成一棟三層民房倒塌
被困2人已無生命體征
另有5名受傷人員送醫救治
事件原因還在調查中,但再次敲響了燃氣管道安全的警鐘。而燃氣管道的老化與腐蝕往往是“隱形殺手”。這些埋在地下的“生命線”,隨著時間推移悄然發生著變化,而它們的“衰老”過程,正暗藏致命隱患。
燃氣管道為什么會“變老”?
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
土壤的“慢性侵蝕”
燃氣管道多采用鑄鐵、鋼管等金屬材質,長期埋于地下,土壤像一個復雜的“化學實驗室”,其中的水分、酸堿物質(如硫酸鹽、氯化物)、微生物等,會與金屬發生電化學腐蝕。例如,當土壤中氯離子含量較高時,會破壞金屬表面的氧化膜,形成小孔狀的點蝕,小孔逐漸擴大,最終導致管道穿孔泄漏。據統計,因土壤腐蝕導致的管道泄漏事故,占老化相關事故的40%以上。
時間帶來的“自然衰老”
每根燃氣管道都有設計使用壽命,一般鑄鐵管約20年,鋼管約30年。超過使用年限后,金屬材料會逐漸變脆,韌性降低。就像老舊的自行車鏈條,使用多年后容易斷裂。一些建于上世紀的城市管網,因長期承受燃氣壓力,金屬疲勞加劇,即使沒有明顯腐蝕,也可能因應力集中而破裂。
施工與環境的“雙重暴擊”
管道安裝時若存在焊接缺陷(如焊縫不飽滿、接口密封不嚴),或防腐層在施工中受損,會直接加速老化。此外,城市地面沉降、重型車輛碾壓、周邊施工等外力因素,會讓管道承受額外壓力,導致防腐層破損、金屬變形,為腐蝕創造條件。
老化腐蝕如何引發災難?
泄漏與爆炸的引發的“蝴蝶效應”
老化腐蝕的管道就像一顆“定時炸彈”。當管道出現裂縫或孔洞,燃氣(主要成分是易燃易爆的甲烷)便會泄漏。由于地下空間密閉、通風差,泄漏的燃氣難以擴散,一旦達到爆炸極限濃度(5%-15%),遇到明火、靜電甚至電器開關產生的微小火花,就會瞬間引發爆燃。
此外,燃氣泄漏還可能引發中毒風險。雖然天然氣本身無毒,但泄漏后在狹小的空間會排擠空氣中的氧氣,導致人員窒息;而人工煤氣中含有的一氧化碳,更是會直接造成中毒死亡。
怎樣防患于未然
如何守護“地下生命線”
政府與企業:科技監測+及時修復
智能“體檢”:通過激光檢測儀、探地雷達等設備,定期掃描地下管道,檢測是否存在腐蝕、變形;在管道上安裝壓力傳感器和泄漏監測儀,實時監控運行狀態。“手術”治療:對發現腐蝕的管道,及時采用帶壓封堵、內襯修復等技術;對超期服役的老舊管網,逐步更換為耐腐蝕的PE塑料管道。
公眾參與:警惕異常,及時報警
嗅覺“偵察”:天然氣中添加了特殊臭味劑(四氫噻吩),若聞到類似臭雞蛋的氣味,立即警覺。
安全行動:發現燃氣管道周邊地面冒氣泡、植被枯死,或家中燃氣表異常轉動,迅速關閉閥門,開窗通風,撤離現場后撥打燃氣公司電話或119報警,切勿開關電器、使用明火。
日常維護:定期檢查,防微杜漸
燃氣公司、家庭用戶應定期檢查室內燃氣軟管是否老化、接口是否松動;建議每2-3年更換一次金屬波紋管,從源頭減少泄漏風險。
燃氣管道的老化腐蝕雖然看不見,但其危害不容小覷。只有提高管道防腐意識,大家共同行動,才能讓城市的“地下動脈”安全運行,守護千家萬戶的平安。
下次路過燃氣管道標識牌時,不妨多一分關注——你的警惕,或許就是阻止悲劇發生的關鍵防線。
來源:廣東省防腐蝕協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