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報道,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廠化子坪作業區化一轉油站外輸管線于2015年3月27日7點多發生原油泄漏。對此,涉事的化子坪作業區的負責人稱,原油泄漏系輸油管道老化所致,污染面積約為80平方米。
據介紹,原油泄漏發生在吳起縣吳起鎮王園子村附近的溝道里,初步估計有十幾立方米,在溝道形成了寬三四米、長四五百米的泄漏帶。經進一步調查,該輸油管道因自然腐蝕老化發生破裂。
據了解,管線正常使用年限是8至15年,而此次破裂的管線于2011年底才鋪設使用。化子坪作業區商姓副經理在接受新華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該管線才用了三年多,但是該區域含水量和含鹽量較大,管線就腐蝕快,“不排除當時鋪設的技術問題,但是也不能完全歸于管材的質量”。
目前,長慶油田第四采油廠化子坪作業區已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嚴防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長慶油田發生的這次原油泄漏事件,無疑是對原油管道安裝、維護和保養部門的又一次警醒。
腐蝕無時無刻無處不在,長長的原油管道時刻都在發生著腐蝕現象。由于輸送的油品中含有硫元素和酸性物質,外加管道裸露在露天遭受風吹雨淋,導致管道易被腐蝕。管道腐蝕主要有以下幾種:由原電池原理而導致的鋼鐵吸氧腐蝕;由于酸雨導致管道表面極具酸性的硫化物(二氧化硫和硫化氫)而導致的析氫腐蝕;大氣降水導致的二氧化碳酸性腐蝕;管道表面能夠代謝硫酸鹽的細菌導致的細菌腐蝕和管道內積水導致的腐蝕等。
由于管道腐蝕的成因與條件不盡相同,因此管道防腐依據不同的腐蝕情況也有以下幾種不同的方法:合理選材,依據不同的輸送介質和環境條件選擇不同種類的材料;陰極保護,就是外加直流電源,是原本為陽極的管道金屬本身變為陰極而得到保護,或者可以將化學活性相對更為活潑的一種金屬附加在管道上,使兩者構成原電池,此時更活潑的金屬被腐蝕而管道本身則得到保護;介質處理,包括除去介質中腐蝕性強的成分或調解其PH值;金屬表面添加防腐涂層(如:油漆)以此隔絕鋼材制管道和空氣中的氧氣接觸,以此達到保護效果;添加“緩蝕劑”,緩蝕劑是添加于金屬設備中用于減緩腐蝕的一種專用添加劑,由于用量小、投資省和效果明顯等優點,是目前管道及其他領域防腐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緩蝕劑的防腐蝕原理可描述為反催化,即和化工生產中所使用的催化劑原理相反,緩蝕劑會提高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以此減慢腐蝕反應的發生速度。
責任編輯:李玲珊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投稿聯系:編輯部
電話:010-82387968
郵箱:ecorr_org@163.com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 QQ群:140808414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