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院士增選啟動!這些院士候選人,再獲國家獎
    2025-05-21 17:07:00 作者:青塔 來源:青塔 分享至:

     

     

    兩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科學技術(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無論對于高校、科研院所還是企業單位,擁有兩院院士,在引領青年人才成長、帶動科研水平提升等方面都意義重大。
    當前,隨著2025年兩院院士增選正式啟動,哪些科學家有望脫穎而出、成功當選院士,哪些單位擁有最多院士候選人儲備、能在新一輪院士增選中誕生最多新科院士,備受人們關注。
    為對2025年兩院院士增選的競爭態勢形成大致了解,青塔整理了近5屆兩院院士候選人名單,關注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單位當前的兩院院士候選人儲備情況,并從國家科學技術獎等成果積累的視角,對競爭潛力較大的兩院院士候選人進行了梳理,最終形成《青塔·全國兩院院士增選預瞻 2025》報告。

     

    超半數院士候選人,來自“雙一流”高校

    現有數據顯示,經過近5屆(2015-2023年度)兩院院士增選,全國目前共有1166名學者曾被提名為兩院院士有效候選人或進入第二輪評審。其中,有747名候選人在高校任職,約占總數的64%

    在高校內部,頭部院校的院士候選人儲備呈現顯著集聚效應。數據顯示,102所“雙一流”高校,共儲備有642名兩院院士候選人,占高校單位候選人的八成,在總數中的比例也超過了50%。其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的兩院院士候選人儲備數量,依次居于前5位。

    80所非“雙一流”高校,則共儲備有114名兩院院士候選人。其中,昆明理工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醫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各有5名候選人,在非“雙一流”高校中數量最多。科研院所/企業單位中,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擁有最多院士候選人儲備,共9名。

     

     

    報告匯總的近5屆兩院院士候選人名單包括2015、2017、2019、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二輪候選人,以及2023年兩院院士有效候選人。

    根據兩院院士增選指南和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報告對近5屆兩院院士候選人名單的篩選原則如下:(1)已當選兩院院士者,不納入統計;(2)已連續3次被推薦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有效候選人和被提名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的人員,停止1次院士候選人資格,故2019年、2021年、2023年連續3次被提名為兩院院士者不納入統計。此外,報告根據公開報道,對已故的兩院院士候選人進行了篩除。

    21位院士候選人斬獲3項國家獎

    兩院院士的稀缺性,決定了只有真正做出有影響力和價值的創新成果的科學家才能當選。國家科學技術獎,作為我國對杰出科學研究、技術創新成果的最高嘉獎,由此成為院士評選的重要參考。

    統計顯示,在2008-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獲獎名單中,共有將近620位兩院院士候選人都曾作為第一完成人斬獲國家獎,約占全部候選人的53%。其中,曾進入中國科學院初步候選人、中國工程院二輪候選人名單的學者,手握國家科學技術獎的比例超過了63%

    在近5屆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中,曾主持2008-202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的學者約占38%;近5屆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中,這一比例超過了65%。其中,有21位兩院院士候選人作為第一完成人斬獲3項國家獎近140位候選人手握2項國家獎26位候選人曾摘得國家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成為院士儲備力量中的種子選手。

     

     

    18位院士候選人實現重磅科技獎“大滿貫”

    國家科學技術獎之外,一些重磅科技獎項的獲得者也與兩院院士有著極高的重合度——

    于2017年設立的全國創新爭先獎,迄今共頒發了三屆,近百位學者在獲獎之后當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何梁何利獎自1994年頒發至今,近300位學者在獲獎之后成功當選兩院院士。2002年以來,光華工程科技獎共頒發了280余項,其中70余位學者在獲獎之后晉級院士。

    這些含金量極高的社會科學技術獎,也是院士候選人沖擊院士稱號的重要“敲門磚”。報告匯總了近15年(2010-2024年)的全國創新爭先獎、何梁何利獎、光華工程科技獎評選結果,梳理了近5屆兩院院士候選人的獲獎情況。

    統計顯示,近5屆兩院院士候選人中,有18位學者實現了全國創新爭先獎、何梁何利獎、光華工程科技獎的“大滿貫”,他們中的17位都曾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沖擊兩院院士的潛力巨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曹宏斌研究員山東大學張承慧教授,均在主持完成3項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的同時,獲得了全國創新爭先獎、何梁何利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擁有沖擊2025年兩院院士的雄厚資本。

     

     

    能源與礦業學部、化學部競爭最激烈

    從各學部的院士候選人數量來看,中國科學院中,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擁有近120位院士候選人,角逐者最多;中國工程院中,院士候選人數量最多的學部則是醫藥衛生學部,共86人。

    不過對比2025年兩院院士增選指南中的名額分配方案,各學部的競爭情況有所變化。總體來說,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競爭更加激烈,其中角逐最白熱化的當屬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增選名額與現有院士候選人數量之間的比值約為1 : 8.3,沖擊院士的難度最大;在中國科學院,競爭最激烈的是化學部,比值為1 : 6.5。

     

     

    青塔憑借其獨家數據資源與專業洞察力,致力于為高校發展、學術研究與教育決策提供深度、精準的系列專題報告。我們以嚴謹的分析、前沿的視角,深度挖掘數據價值,為高校戰略規劃、學科建設、人才引育提供科學依據。

     

    本報告的最終解釋權歸杭州青塔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如需進一步了解報告內容或有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系。
    如果您是高等教育行業的管理者或者從業者,需要本次報告收錄的近5屆兩院院士候選人名單及獲獎情況,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申請獲取報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標簽: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午夜福利亚洲国产不卡顿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免费 | 日本精品一级少妇一级 | 日本精品αv中文字幕 | 亚洲2020香蕉在线观看 | 色久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