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破五唯后 → 高校從“唯論文論”變成“唯縱向論”
2025-01-20 14:34:54
作者:高分子科技 來源:高分子科技
分享至:
國家針對教育評價改革提出「破五唯」- 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現在很多大學對新教師實施“非升即走”的時候都規定,不僅要有論文,還要有國家級縱向課題(國家自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才能達成留下的條件。就算對于長聘或者編制內教師,現在很多學院也都規定:如果沒有在研的國家級課題,而當年又不申報的話,視為當年考核不合格。而且,以前評職稱,基本上僅靠論文就可以一路評上教授;而現在,最低一級的講師升為副教授,基本也必須要國家級課題了。還有就是,不斷要求申報課題,這一點對海歸、港澳臺學者和外籍學者也很不友好,因為他們很不適應國內這個不斷寫論文還要不算寫本子的狀況(更何況很多引進學者都只寫英文論文)。以上,請問大家如何看待2020年對“破五唯”打破了“唯論文論”后,現在的“唯縱向論”?好高校一直都是縱向大于論文的,因為他們知道有錢有名就有論文形成正循環,反之則會負循環掛掉。一般的學校倒不是不懂這事,而是平臺低,國家級縱向難拿,不是不想,而是不能。以往唯論文,這使得人事處進行職稱評審時,可以按照期刊級別,檢索類型,是否esi,簡單拉一個excel,就可以算出來,誰有資格評職稱。于是,一幫頭腦靈活,善于研究規則的人,就總會找到各種方法,尋求一個最低成本的評職稱方案。簡單說來,top里面總有放水比較嚴重的期刊,論文發出來頭幾年找幾個朋友引用一下,上了10次,基本上就有機會進ESI。于是,論文不靈了,一些做實事的人不干了。總的來說,任何機制,都有漏洞可循。但縱向項目不一樣。首先,評審人都是同行,哪些期刊水,哪些ESI是做出來的,哪些方向是淘汰的,五個評審人總會有明眼的。另外,水刊水文基本不敢拿到5篇代表作里面,因為這不但不會加分,反而會減分。其次,一些方向雖然也能水一些論文,但是這些論文可能并沒有什么用。如果放在縱向項目里面,首先研究意義這塊就過不了。所以,這塊又可以斃掉一大批水論文的人。因此,從唯論文到維縱向,實際是一種從機械評價,到同行評價的轉變。雖然縱向也有可能水,但相對于水論文,難度還是要大很多。此外,沒有理論意義和實際價值的論文,始終都不會得到資助。因此,導向性也更好,資源始終流向對學術和國家有貢獻的人手里。這樣大家都不去水論文了,一些天價版面費,代寫,代投等亂象,也可能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破五維,有“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卻沒有唯課題,唯項目,唯評審,因為課題,項目,評審等等這些是由上級部委來推動的,這些都沒有了,工作就不好推動了。學校里從來都是項目比文章重要啊……文章看得太重那是學生思維,或者沒有離開學生時代太久還沒轉過彎來的。邏輯上也很簡單。正向來說,有項目就有錢,有錢了就有人有平臺有設備,文章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反向來說,項目本子是文章和科研思路的整合和總結,沒有基本的文章打底也申不到項目。多說一句,剛入行的青椒要趕緊轉變思維,把重點從文章轉到項目來。等你當了老師,重心應該轉移到自己的實驗室平臺建設、科研方向的確立、物質非物質條件的積累,從打工人轉換到管理者。而這靠的就是項目來幫你積累。平臺建設好了,才談得上開展自己想做的科研,文章的產出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sci論文不(完全)在學閥集團的控制中,總有一些不受他們支配的散兵游勇可以發表高質量論文,長此以往威脅到他們幫派的江湖地位,所以必須打壓這種勢頭。破五唯由此而生。而縱向項目是學閥集團可以把握的,他們可以輕易地分配蛋糕,決定給誰不給誰。這樣的話年輕人如果想在學術界出頭,必須拜倒在學閥門下,成為學閥門徒,給學閥鞍前馬后做項目出成果,發論文。為學閥斂財賺錢的同時,也維護他們的江湖地位。當然了,牛馬不是白當的,老學閥也會根據門徒的表現獎賞蛋糕(縱向項目)給他們,幫他們帶上小帽子成為小學閥。然后一代代的接續下去,形成學閥集團。這在學術界再正常不過了,看不透的沒法在圈里混。至于這種生態是否會阻礙科研進步,呵呵,管它呢!講師/副教授:青基,發論文,給自己的平臺打基礎。有帽子最好,比別人走的快很多。教授/獨立PI:起碼得拿個面上才能當教授吧,這個階段應該有獨當一面的能力了,自己的實驗室、平臺、圈子里的人脈也得發展。長江、杰青:這個時候你在圈子里也算是個中上層了,主持重點研發計劃或者沖擊重點基金,慢慢積累成果和平臺,同時也要準備報獎。有的學校學校內部競爭比較激烈,推上去的一般都有省獎,或者三大獎比較靠后的完成人。院士:更難了,三大獎的前兩個完成人之一,一般得對相應行業和領域有比較大的貢獻。還得跟學會或者同學部院士爭取支持。發論文的重要性隨著層級升高越來越小了,只能算是工作的附件或者附屬品。其實越到后期團隊的支撐和個人平臺的建設越重要,考驗的是一個人發展體系、開拓方向的能力。大多數的人也就是能走到教授這一步,再往上就得實力、人脈、運氣都得有了。總體重要程度排名是,國、省獎>縱向>橫向(甭管學術性怎么樣,拿錢買設備、養團隊是真的,不過現在人傻錢多的甲方也不好找)>論文。有人說成果轉化的問題,確實很重要,縱向,基金之后,得有成果轉化才能報獎(企業開的應用證明、專利轉讓合同、新聞聯播報導也算是加分項吧)。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