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人、每人獎勵300萬!重磅人物獎啟動申報
2025-01-02 11:22:29
作者:科獎在線 來源:科獎在線
分享至:

一、申報條件
1. 申報人須符合哪些條件?
申報人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獲得博士學位。
(2)在中國內地或港澳地區全職工作(國籍不限)。
(3)申報當年1月1日男性45周歲及以下(1979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女性48周歲及以下(1976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
2. “科學探索獎”倡導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科學探索獎”的核心理念是鼓勵青年科技工作者從事原創性研究。
3. “科學探索獎”如何鼓勵年輕人?
2025年,“科學探索獎”在每個資助領域提供1個“新星名額”機會,在滿足寧缺毋濫的評審原則下,該名額用于獎勵年輕科學家(男性35周歲及以下,女性38周歲及以下)。
4. 在中國內地或港澳地區全職工作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申報人須在2025年1月1日前在中國內地或港澳地區全職工作,且與境外機構沒有正式聘用關系。
5. 在企業工作的科研人員是否可以申報?
可以,本獎項鼓勵在企業從事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的科研人員申報。
6. “科學探索獎”和“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有互斥關系嗎?
“科學探索獎”和“新基石研究員項目”有互斥關系。
(1) 同一年度,符合條件的申報人只能申報“科學探索獎”或“新基石研究員項目”,不得同時申報兩個項目;
(2) “科學探索獎”往屆獲獎人可以申報“新基石研究員項目”;
(3)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獲資助者不得申報“科學探索獎”。
7. 未獲獎的申報人,是否可以再次申報?
對申報次數暫不作限制,符合申報條件的均可再次申報“科學探索獎”。
8. 已經獲得過“科學探索獎”并且資助期滿、仍符合申報條件者,是否可以再次申報?
不可以。
二、申報方式
申報包括專家提名和自由申報兩種方式,具體要求如下:(1) 由基金會邀請的提名人發起,并提供兩位推薦人信息。推薦人應具有正高級職稱(教授、研究員、教授級高工、主任醫師、主任藥師等)。每位提名專家每年可提名一位候選人(被提名人),每次提名三年有效。(2) 提名發起后,基金會將郵件通知被提名人和推薦人。(3) 被提名人須在2025年4月15日24時(北京時間)前通過項目官網提交申報。(4) 推薦人須在2025年4月30日24時(北京時間)前通過郵件鏈接提交推薦信。推薦信三年有效,如推薦信數量不足將無法通過資格檢查。(1) 申報人須在2025年4月15日24時(北京時間)前通過項目官網提交申報,并提供三位推薦人信息。推薦人應具有正高級職稱(教授、研究員、教授級高工、主任醫師、主任藥師等)。(2) 申報提交后,基金會將郵件通知三位推薦人。推薦人須在2025年4月30日24時(北京時間)前通過郵件鏈接提交推薦信。推薦信三年有效,如不滿三封申報人將無法通過資格檢查。(3) 因申報人提交申報材料與推薦人提交推薦信時間間隔較短,請申報人務必合理掌握申報材料的提交時間,確保推薦信能夠在截止時間之前提交。在評審過程中,評委將對兩種方式的申報人一視同仁,對每一份申報材料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審。提名人不對外公開。獎項設有提名專家庫,邀請國內外專家為獎項提名。啟動申報后,庫內專家會收到提名邀請郵件。5. 每位提名人每年可提名幾人?提名后是否仍可以擔任其他候選人的推薦人?每位提名人每年只能新增提名1人。提名后可擔任其他一位候選人的推薦人。從2023年起,所有提名信的有效期為三年(包括本年和未來兩年)。2023年的提名信在2024年和2025年依然有效。2024年的提名信在2025年和2026年依然有效。從2021年起,所有推薦信的有效期為三年(包括本年和未來兩年)。2023年和2024年的推薦信在2025年依然有效,申報人可選擇是否復用。
三、申報材料
要求申報人提供近5年(2020年1月以來)的代表性論著。登錄申報系統可查看模板。應著重闡述擬開展研究工作的原創性、主要研究內容和實施計劃,總計不超過3000字(中英皆可)。在前沿交叉領域還要重點說明研究工作的多學科交叉研究特征,如利用多學科知識或研究手段解決某個重要、復雜科學問題;或利用單一學科的思想、方法,創新性地研究另一學科的科學問題,并取得優秀成果,促進其他學科的發展等。4. 評估候選人時,既往成績和未來計劃哪個更重要?面向未來、獎勵潛力、鼓勵探索是獎項的宗旨,在各個評審環節,更注重對未來研究工作原創性的考察。可以。在申報截止日期,即2025年4月15日24時(北京時間)之前,申報人都可以登錄申報系統進行修改,以最后一次提交的材料為準。我們尊重并保護每位申報人的知識產權和其他個人權益?;饡€上和線下評審材料均加蓋水印,要求所有相關人員簽署保密協議。
四、評審
申報結束后,基金會將組織各領域國內和國際專家開展評審。評審分為初審、復審、終審三個階段,終審將進行現場答辯 。評審委員須第一時間主動披露與評審對象的利益關系,包括但不限于同單位、師生、親屬、同一研究團隊、項目或論文合作(項目結束、論文發表未超過5年)、商業合作、競爭、提名、推薦關系。如果存在師生、親屬關系,或屬于同一研究團隊,則須回避本輪全部候選人。如果存在其他回避關系,則須回避相應候選人。不考慮。獎項堅持客觀公正的評審原則,堅持科學家評審的專業標準。對于進入終審答辯的申報人,秘書處將會提前一個月左右聯系,告知需要準備的答辯材料。其他評審過程無需申報人參與。參加終審答辯的申報人,可在現場得到評委對其答辯內容的建議和反饋。其他環節不予反饋。
五、資助
(1)鼓勵青年學者針對疾病的本質和規律開展探索性研究,支持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結合;(2)鼓勵“醫師科學家”(physician scientists)開展創新性研究,開發臨床診療的新技術新方法;(3)鼓勵解決醫藥研發和生物醫學工程的基礎科學問題等。前沿交叉領域關注新興科學前沿交叉領域研究,推動不同學科交叉融合。重點獎勵融合多學科知識或研究手段解決某個重要、復雜科學問題;或利用單一學科的思想、方法,創新性地研究另一學科的科學問題,并取得優秀成果,促進了其他學科發展的復合型創新人才。每位獲獎人將獲得300萬元人民幣,分5年資助,每年60萬元。獎金供獲獎人自由支配。可登錄“科學探索獎”官網(https://xplorerprize.org/),也可關注微信公眾號“新基石科學基金會”,了解申報指南和最新資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