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校長因學術不端問題辭職?!首位黑人女校長為何成為最“短命”的校長?
2024-01-04 15:27:39
作者:解螺旋 來源:解螺旋
分享至:
萬萬沒想到,才2024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在世界最頂尖的學府之一哈佛大學就發生了一個炸裂新聞——哈佛第30任校長,上任剛剛6個月零2天的Claudine Gay辭職了!
這不是有點突然,這是太突然了。誰能想得到新年新氣象會是校長在新年第一天辭職了
讓我們看看哈佛大學自己是怎么說的吧:
Claudine Gay(克勞丁·蓋伊)周二宣布辭去哈佛大學校長職務。哈佛大學首席學術官、76歲的教務長Provost Alan M. Garber將擔任臨時校長,立即生效。“這不是我輕易做出的決定,”哈佛大學第 30 任校長蓋伊在給哈佛社區的一封信中說。“我期待著與你們中的許多人合作,推進對學術卓越的承諾,推動這所偉大的大學跨越幾個世紀。” 但是,她繼續說,“很明顯,我辭職符合哈佛的最佳利益,這樣我們的社區就能以機構而不是任何個人的重點來應對這一非凡挑戰的時刻。”蓋伊將重返哈佛教職崗位,自 2006 年以來她一直擔任學校的政府學教授。蓋伊寫道:“我相信哈佛的人們,因為我在你們身上看到了更美好未來的可能性和承諾。” “過去幾周幫助我們明確了建設未來所需要做的工作——打擊一切形式的偏見和仇恨,創造一個尊重彼此尊嚴、以同情心對待彼此的學習環境,并申明我們對公開調查和自由表達以追求真理的持久承諾。”哈佛大學的高級管理機構哈佛公司的研究員在向社區傳達的信息中感謝蓋伊,并贊揚她對哈佛大學及哈佛人的承諾。“首先,我們感謝蓋伊校長對哈佛和追求學術卓越的堅定不移的承諾,”研究員們寫道。“她對哈佛的教育和研究使命充滿熱情,并且深切關心那些用才華、想法和精力推動哈佛發展的人們。她將自己的職業生涯奉獻給了一個她孜孜不倦地致力于推進其理想和優先事項的機構,我們感謝她作為領導者、教師、學者、導師所做出的并將繼續做出的非凡貢獻, 并給許多人帶來了靈感。”該公司還感謝Garber擔任大學臨時領導,并指出他在擔任教務長 12 年來的杰出貢獻。研究員們寫道:“我們很幸運能擁有像艾倫那樣廣泛而深厚的經驗、敏銳的判斷力、協作風格和非凡的機構知識的人來推進關鍵優先事項并指導大學度過這個過渡時期。”根據該公司的消息,經濟學家兼醫生Garber將擔任臨時校長,直到哈佛新領導人確定并就職為止。“我對克勞丁·蓋伊懷有深深的敬意和欽佩,”Garber說。“她對哈佛的熱愛在她的整個職業生涯中都是顯而易見的,包括在她擔任校長期間。”他補充道:“在哈佛社區的支持、建議和幫助下,我在這段過渡時期的重點將是推進我們的使命,幫助治愈和加強我所珍視的大學。有很多事情要做,雖然今天是艱難的一天,但我知道這個社區可以共同完成什么。我相信我們將克服所面臨的挑戰,為哈佛建設更加光明的未來。”Garber畢業于該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他擁有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和斯坦福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他在哈佛醫學院、藝術與科學學院、哈佛肯尼迪學院和哈佛 T.H. 陳公共衛生學院。在 2011 年成為哈佛大學教務長之前,他在斯坦福大學任教 25 年,擔任小亨利·J·凱撒教授和醫學教授,以及經濟學、健康研究和政策以及經濟學教授。商學院(禮貌)。在斯坦福大學,他創立并領導了健康政策中心以及初級保健和結果研究中心,并擔任帕洛阿爾托退伍軍人事務部醫療保健系統的專職醫生。該公司成員表示,尋找新校長將包括廣泛的社區參與和協商。“今天,我們最后重申對蓋伊校長對哈佛的奉獻精神的感謝,以及對Garber教務長愿意領導大學度過未來過渡時期的感謝。”“我們還要感謝你們所有人對哈佛重要教育和研究使命的持續承諾,以及對卓越、包容、自由探究和表達的核心價值觀的承諾。當沖突和分裂在我們的國家和世界如此普遍時,本著共同目標的精神,擁抱并推進這一使命從未如此重要。”在Claudine Gay宣布辭職后,美國媒體The Crimson在第一時間報道了此事。并表示:據消息人士稱,Claudine Gay在上周就做出了辭職的決定。哈佛校長Claudine Gay此次會被迫辭職并非無跡可尋。先是10月17日,Claudine Gay在哈佛大學校方對巴以沖突的最初反應中既沒有沒有直接譴責哈馬斯,也沒有回應由 30 多個學生團體簽署的有爭議的親巴勒斯坦聲明,而遭到了全國強烈反對。結果就是,在2023年12月初,眾議院教育和勞動力委員會對哈佛大學的反猶太主義展開了國會調查。此外,在10月17日哈佛大學因巴以沖突問題被推上美國輿論的風口浪尖后不久,美國保守派新聞網站《華盛頓自由燈塔》領導了一場針對Claudine Gay的學術不端指控運動,在數周時間內累計了50項指控。在這場學術不端指控中最引人矚目的是Claudine Gay在1997年發表的并獲得了“托潘獎”的政治學論文,據美國記者魯福的調查結果,該論文存在錯誤引用資料來源等問題。這一調查結果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其中包括社交媒體名人和華爾街頂級投資大師比爾·阿克曼的關注和轉發。但很有意思的是,數位在指控中被Claudine Gay“抄襲”的原作者公開表示Claudine Gay沒有做錯任何事,其中一位作者David Canon甚至直接向華盛頓自由燈塔表示:“I am not at all concerned about the passages, This isn't even close to an example of academic plagiarism.”
我對這些段落一點興趣沒有,這根本算不上學術剽竊的例子。原作者認為這不是剽竊,媒體非說這是剽竊,請問這到底是不是剽竊?
除了反猶問題和學術剽竊招致國會調查外(在第一次反猶調查后不久,又有針對Claudine Gay 個人的抄襲指控調查),哈佛還遇到了捐款問題。因為遭遇反猶指控,哈佛大學許多捐款人選擇放棄捐款,很多捐款人以及名人向學校施壓要求他們解聘Claudine Gay,例如哈佛捐贈者 Bill A. Ackman(猶太人)、Elise M. Stefanik(紐約州共和黨)和保守派活動家 Christopher F. Rufo 。所以不奇怪為何在美國媒體報道的Claudine Gay發給哈佛大學最高管理機構的辭職信中寫道:“很明顯,我辭職符合哈佛的最佳利益,這樣我們的社區就能以機構而不是任何個人的注意力來應對這一非凡挑戰的時刻。”這也就不奇怪為何外網網友會說:“哈佛可以失去名譽,但它不能失去金錢,這就是Gay校長不得不辭職的原因”
根據目前外網曝光的資料,Claudine Gay的論文的確存在引文格式不當等問題,但考慮到論文、著作幾乎全是20多年前的。即便當時的海外,針對引文規定和執行力度也未如今天般嚴格仔細。
此外,一位哈佛的律師曾向泰晤士報表示:“If it came from some other quarter, I might be granting it some credence, …… But not from these people.”如果它來自其他地方,我可能會相信它,…… 但不是來自這些人。
此外,Claudine Gay的接任者,哈佛大學的臨時校長Provost Alan M. Garber是一名猶太人。
身為哈佛校史上的標志性人物——第一位黑人女校長,也是哈佛在招生政策發生改變后即在招生中不再考慮申請者種族的第一位校長,Claudine Gay的辭職,不僅是一個美國學術圈內部的事件,更反映了當前美國社會在種族、性別、政治立場等方面的深層次分歧。作為一所享有國際聲譽的頂尖學府,哈佛大學所發生的一切無疑會引發全球關注。Claudine Gay的離去,或許是個人選擇的體現,也可能是身處風口浪尖時的無奈。當學術不端不再只是單純的學術問題,我們又該相信誰呢?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