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甬江實驗室,在今天下午召開的全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正式揭牌。
“這是寧波歷史上投資規模最大的一項栽樹工程!”寧波知名科學家、寧波諾丁漢大學創新拓展副校長崔平在大會上道出心里話,“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任務艱巨,使命非凡!”
甬江實驗室主任,是崔平的新頭銜。這意味著,這位一手締造了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科技界“巾幗英雄”,將為寧波的發展再領新使命,貢獻新力量。
一個意味深長的細節是,今天的大會除了給甬江實驗室頒發“出生證”外,還特意邀請崔平上臺為甬江實驗室作了長達6分鐘的單獨介紹。
甬江實驗室之于寧波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意義,由此可見一斑。作為甬江科創大走廊的科創硬核,這一“重中之重”打造的高能級平臺,為何要建、怎么建、建成啥樣,一起跟著甬派記者的梳理來看看——
為什么要建甬江實驗室?
一句話,為了給寧波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寧波2020年GDP 12408.7億元,位列全國城市第12位,2019年人均GDP超2萬美元,已邁入高收入經濟體行列,并多次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同時,寧波也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地區之一、“中國制造2025”首個試點示范城市,“246”萬千億級產業培育集群特色鮮明,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1家,雄踞全國城市首位。
然而,與深圳、蘇州等以制造業見長的城市相比,與全球先進發達地區相比,寧波的產業結構、企業規模與創新能力、新興科技企業數量、創新創業生態等方面仍有不少的差距。
盡管這幾年寧波大力實施“栽樹工程”,引進了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一大批國內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在寧波興建研究院、研究所,對寧波高端人才集聚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起到了強大的支撐作用,但毫無疑問,比起國內標桿城市甚至同類城市,科教基礎相對薄弱、制造業價值鏈中低端,“重商思維”的路徑依賴等仍然是制約寧波高質量發展的卡脖子因素。
寧波不僅需要一個高能級的科創平臺,更需要一個高能級的引擎引燃這個高能級科創平臺。在此思路下,在甬江科創大走廊內打造甬江實驗室,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然路徑。
“十四五”期間,省委省政府高瞻遠矚作出建設新材料科創高地的部署,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一槌定音,舉全市之力傾力打造“甬江實驗室(新材料浙江省實驗室)”,并已于2021年5月16日在浙江省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正式登記注冊。
甬江實驗室要建成什么樣?
甬江科創大走廊空間規劃圖
甬江實驗室啟動區一期地塊
甬江科創大走廊,是浙江省重要的科創大平臺和寧波市全面改革創新的主引擎,被寄望為寧波開啟未來之門的“創新之鑰”。
而甬江實驗室,則是甬江科創大走廊的最硬核、打造長三角重要科創策源地的重中之重。
按照規劃,甬江實驗室將圍繞新材料領域國家重大戰略和產業需求,聚焦8個主攻方向,以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為重要依托,統籌已有創新資源和平臺設施加快新材料浙江省實驗室建設。前瞻創新、從0到1、厚植產業、引領發展,是甬江實驗室的定位。
在今天的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甬江實驗室的科研布局被概括成“八中心、五平臺”——
綠色化工與高端化學材料、先進高分子與復合材料、高端合金材料、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新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極端環境使役材料、先進制造技術與裝備八個國際一流水平的研究中心。
以及材料與微納器件制備平臺、材料性能測試和服役評價平臺、材料數字化平臺、工程驗證與成果轉化平臺、和極端條件綜合裝置五大平臺。
這一創新策源地龍頭的目標是——
到2025年實現人才規模達到800人,建成8個國際一流的新材料研究中心,突破10種以上關鍵“卡脖子”材料或滿足未來需求的國際首創材料,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甬江實驗室過渡科研用房
做接地氣科研,與產業深度融合
肩負國家戰略重任的同時,又突出“圍繞產業”的核心使命,足見實驗室腳踏寧波、浙江熱土,立志要做接地氣科研的決心。
規劃稱,將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發揮以甬江實驗室為龍頭的實驗室體系創新功能,聚焦高端金屬與稀土永磁材料、增材制造、先進半導體與器件、海洋新材料、先進高分子與復合材料、生物醫用材料、高端制造、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等領域開展前沿基礎研究,加強原始創新探索。
同時,聚焦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和工業基礎軟件等領域開展精準靶向攻關,提升產業基礎能級,打造一批標志性產業鏈,加快創建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前述這些研究方向,無一不是聚焦寧波、浙江的產業鏈斷供風險點,和寧波“246”產業難點、痛點、突破點。
集中力量辦成事、做大事
“甬江實驗室將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的制度優勢,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集中力量辦成事、做大事。”崔平說。
高起點謀劃的科創平臺,有其創新的建設機制。據了解,甬江實驗室將實行獨立法人(L)+依托單位中科院寧波材料所(C)+協同研究中心(N)+重大專項攻關聯盟(P)組建模式,健全國有科創資本循環投入機制,引導全社會資本持續投向科技創新與高新技術產業領域。
顯然,類似的科創平臺的建設,寧波從未有過,而甬江實驗室得自己闖一條未來發展之路。
在崔平看來,甬江實驗室要具有“辦成事、做大事”的能力,這些能力背后最核心的是人,實驗室一定要創新人才評價機制,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的“五唯”弊端,建立“唯能力,唯品行,唯擔當,唯績效,唯貢獻”的長周期關口后移的人才評價策略,在全球范圍內精準招引、組建一支“深學、實干、篤行”的創新團隊。
甬江實驗室將遵循“不與企業爭利、不與高校研究所爭名”原則,打造新的“政產學研金用”多位協同、利益共享的創新集群模式,營造政府、產業界、學術界、投資界有機融合、高效共贏的創新雨林生態。
來寧波十六年了,崔平無時無刻不希望其視為第二故鄉的城市發展得更好些。她一直強調寧波的發展和建設,尤其是科技硬核實力的打造,一定要有“長遠的眼光”、“統一的認識”、“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堅持精神”。在今天的大會上,她再次強調了這層意思——
“深信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上下統一思想,‘一盤棋、一張圖’,秉持初心、堅定決心、保有恒心、持續支持,遇到困難不放棄,邊探索,邊糾偏,沿著正確的軌道砥礪前行,甬江實驗室一定能追求卓越,催生發展新動能,增進社會福祉,成為寧波、浙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科技硬核力量和強大引擎!”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