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財政部: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績效評價為良,發現4個問題,提出4點建議
    2020-07-24 14:02:53 作者:本網整理 來源:科教資訊 分享至: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為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和《關于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文件規定,財政部預算評審中心組織第三方機構和專家成立績效評價工作組,對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開展了績效評價,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背景。為貫徹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提升高校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財政部、教育部從2008年起設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用于高校開展自主選題科學研究工作,同年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4所高校進行試點。2009年擴大試點范圍,在92所中央高校中推行開展。2015年,中央高校預算撥款制度改革,該資金作為中央高校項目支出體系的六大專項之一延續實施,作為對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活動穩定支持的專項資金。


    (二)項目目標。通過支持中央高校青年教師和品學兼優且具有較強科研潛質的在校學生開展自主選題科學研究工作,加強科技基礎性工作,促進中央高校培養優秀科研人才和團隊;加強對中央高校自主開展科學研究的穩定支持,促進學科建設,進一步提升中央高校服務國家發展戰略能力、自主創新能力和高層次人才培養能力。


    (三)主要內容及中央財政資金投入情況。該項目主要用于支持中央高校開展自主選題研究工作,使用方向包括:重點支持40周歲以下青年教師提升基本科研能力;支持在校優秀學生提升科研創新能力;支持優秀創新團隊建設;開展多學科交叉的基礎性、支撐性和戰略性研究;加強科技基礎性工作。2017-2019年經費分別為40.02億元、40.5億元、51億元。從高校所屬部門看,2019年預算中,75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專項經費42.07億元,占總經費的82.49%;36所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部、外交部等中央其他部委所屬高校,專項經費8.93億元,占總經費的17.51%。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及評價結論


    (一)評價范圍和目的。本次績效評價重點對2017-2019年的專項實施成效進行整體評價。通過開展績效評價工作,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改進工作,進一步加強專項管理,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為下一步預算資金安排提供重要參考依據。


    (二)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括決策、過程、產出、效益四個方面,滿分為100分。一是決策(25分)。主要評價專項政策相符性、定位清晰性、績效目標合理性、資金分配科學性等情況。二是過程(35分)。主要從部門監管責任落實和高校主體責任落實兩個層面,評價監管制度健全性、運行監測有效性、管理制度規范性、管理模式有效性、支出方向匹配性、預算執行率及資金使用合規性等情況。三是產出(20分)。主要評價專項科研成果目標達成度、科研課題按時結題率、青年教師資助滿足率及代表性成果質量等情況。四是效益(20分)。主要評價人才培育及科研能力提升、服務社會能力提升和高校教師滿意度等效益體現情況。績效評價結果根據評價分數分為4個等級:綜合得分在90(含)-100分為優,80(含)-90分為良,60(含)-80分為中,60分以下為差。


    (三)評價方法及實施。鑒于專項覆蓋面廣、涉及高校多、資金規模大,評價工作堅持“政策導向、點面結合”,采用現場情況核查、分對象座談訪談、基礎數據摸底、網絡問卷統計等手段,采取整體評價與抽樣評價相結合、現場調研與非現場評價相結合、全面評價與重點評價相結合的方式。綜合考慮地域分布、高校類型、資金規模、高校所屬部門等因素,選取了7個省(市)的19所高校,進行現場調研及問卷調查。最終綜合現場調研記錄和非現場評價意見,形成專項的總體評價結論。


    (四)評價結論。該項目績效評價得分為82.8分,綜合績效評價級別為良。評價認為,專項經費作為高校穩定支持、自主安排的非競爭性科研經費,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央高校科研過于依賴競爭性經費的狀況。專項自設立以來對中央高校青年教師資助覆蓋率達到80.33%,為高校科研人員特別是青年教師潛心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成為青年教師學術成長的種子基金,發揮了穩軍心、定心丸的作用。評價期內專項績效目標超額完成,取得一批科研成果,高校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能力不斷提升,得到高校教師普遍認可,教師滿意度達到81.9%。同時評價也發現,專項支持內容仍需進一步明確,部分高校把專項經費大量用于撬動競爭性科研資源;部分高校未充分結合自身發展規劃及人才成長規律,項目類型設置缺乏系統性,專項經費使用管理尚有較大提升空間。


    三、績效評價指標完成情況


    (一)決策指標分析。該指標分值25分,評價得分21.7分。專項立項符合相關政策、發展規劃的要求,對完善高校科研經費投入制度具有積極意義。專項定位較為明確,但由于專項使用方向規定過于寬泛,“支持青年教師”與“支持優秀創新團隊”兩個方向間存在交叉重疊,支持內容及對象仍需進一步細化、明確。部分高校績效目標尚存在與專項任務相關性不強、指標目標值偏低等不足。


    (二)過程指標分析。該指標分值35分,評價得分27.3分。專項業務管理制度和資金管理制度基本健全,通過預算管理與執行監控、定期舉行座談會等方式,對高校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管理監控,各高校根據有關要求和自身實際情況,探索形成符合自身需求的專項管理模式,部門監管責任、高校主體責任基本得到落實,高校教師對專項組織管理的調查滿意度較高。但評價也發現專項過程管理尚存在不足,仍需進一步放管結合,加強對專項的管理服務,高校對專項的自主管理也有待進一步改進完善。


    (三)產出指標分析。該指標分值20分,評價得分17.5分。截至2018年底,專項對40周歲以下青年教師的資助覆蓋率達80.33%,部分高校已實現了青年教師100%資助覆蓋。專項設立完善了高校科研經費投入制度,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央高校科研過于依賴競爭性經費的狀況,為高校科研人員特別是青年教師潛心學術研究,發揮了“穩軍心、定心丸”的重要作用。評價期內,91.42%的項目按時結題,專項績效目標超額完成,產出一批科研成果。但評價也發現,部分高校專項科研任務成果顯示度不高,與專項向青年教師傾斜的導向不夠相稱。


    (四)效益指標分析。該指標分值20分,評價得分16.3分。各高校近三年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的負責人中,75.31%曾獲專項資金支持,專項實施助推了高校科研人才的成長,提升了高校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的能力,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有益作用,教師滿意度較高。


    四、發現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受高校評估指揮棒牽引,部分高校把專項經費大量用于撬動競爭性科研資源。評價發現,受高校評估指標牽引,部分高校緊盯高層次科研項目、人才項目、獎項等,將大量專項經費用于國家級重大項目培育專項長江/千人/杰青/優青學者培育國家級、省部級獎項培育專項等類型項目,一定程度上偏離了專項穩定支持高校科研人員潛心研究的初衷與定位。


    (二)部分高校項目類型設置缺乏系統性,尚未形成覆蓋青年教師學術成長全過程的資助體系。一是部分高校專項經費分配與自身發展規劃契合度不高,未能針對重點支持對象設置相互關聯、有機結合的系列資助項目,支持內容不聚焦,尚未形成青年教師培養的全過程支持體系。二是部分高校立項項目一般由受資助對象基于個人興趣自選課題,方向相對分散,難以做到聚焦并長期堅持,不利于形成重大原始創新突破。


    (三)主管部門專項管理政策有待調整,過程管理服務有待加強。一是專項資金使用方向過于寬泛,支持青年教師與支持優秀創新團隊兩個方向間存在交叉重疊,支持內容及對象仍需進一步細化、明確,對高校自主管理的導向性尚有待加強。二是個別專項資金分配因素需進一步處理好扶優、扶強和均衡發展的關系。三是隨著專項績效獎勵經費綠色通道改革試點、集成攻關大平臺建設工作推進,現行管理制度部分內容已不適應專項管理實際。四是主管部門對高校在基本科研業務費管理平臺填報的立項項目情況缺乏必要的實質性審核,與放管結合、加強服務的有關要求尚有差距。


    (四)部分高校專項經費使用管理不合規。一是存在跨項目調劑使用科研經費的情形,支出內容與項目科研活動不夠匹配。二是使用專項資金購置單價超40萬元設備,通過分批付款、與其他科研經費拼盤購置等方式規避專項有關規定。三是使用專項經費作為其他縱向項目的配套資金。四是將專項經費用于實驗室、平臺運行經費。五是部分項目經費支出內容與項目科研活動關聯性不強,如報銷其他項目博士后人員工作津貼、注冊會計師考試培訓費用等。


    五、相關建議


    (一)繼續穩定支持高校開展自主科研活動,進一步聚焦于青年教師。建議繼續穩定支持中央高校開展前瞻性自主科研,持續聚焦支持青年教師提升基本科研能力,加大青年教師支持強度,充分發揮基本科研業務費作為青年教師科研啟動種子基金的作用。


    (二)適當調整優化專項支持范圍,鼓勵高校優化自主科研布局,引領重點領域科研突破。建議主管部門一方面加強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的頂層設計,在保障青年教師自由探索科研經費投入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專項資金支持方向,鼓勵高校聚焦‘卡脖子’問題和重大原始創新加強自主科研布局,統籌協調各渠道資金,敢于迎難而上啃硬骨頭,引領重點領域科研突破。另一方面,在具體管理過程中,優化專項資金分配因素及權重,進一步向西部及東北高校傾斜。


    (三)進一步優化高校專項管理,協調好普惠性支持與培養拔尖人才之間的關系。各高校應建立公平而有效的資源配置方式和科學、合理的項目管理模式。一是進一步明確基本科研業務費的定位,保證專項資金投入到青年教師和優秀學生身上,真正化錦上添花為雪中送炭。二是設置相互關聯、有機結合的系列資助項目,合理確定不同類型項目的資助比例和資助強度,處理好普惠性支持和培養拔尖人才、產出重大科研成果之間的關系,形成青年科技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支持體系。三是建立符合科研規律的項目管理考核機制,營造潛心問學、水到渠成的學術氛圍,不以短期成敗論英雄,不追求短期內產出大成果、獲批大項目、拿大獎,真正確保青年教師能夠靜心于科學研究中。


    (四)建立長周期、寬視域的績效評價機制,完善高等教育領域績效管理。高校基本科研能力提升是各類教育科研經費多渠道資金共同作用的結果,且效果短期內無法顯現,單獨評價一個專項的年度績效不夠科學,建議每三至五年從投入產出角度對高校資金投入進行整體評價。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日韩人妻精品久久九九_人人澡人人澡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久久久天堂精品无码_亚洲自偷自拍另类第5页

    <i id="p68vv"><noscript id="p68vv"></noscript></i>
      <track id="p68vv"></track>

        <video id="p68vv"></video>
      <track id="p68vv"></track>
      <u id="p68vv"><bdo id="p68vv"></bdo></u>

    1. <wbr id="p68vv"><ins id="p68vv"><progress id="p68vv"></progress></ins></wbr>
      <code id="p68vv"></code>
        <output id="p68vv"><optgroup id="p68vv"></optgroup></output>
    2. 婷婷影音先锋色 | 色h亚洲激情在线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日韩在线不卡免费视频一区 | 亚洲日韩性一区二区三区 | 夜色福利院在线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