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昌緒:科技咨詢先行者中國科技咨詢體系應該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有機聯合,甚至應該聯合包括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在內的多個學術機構。因為科技咨詢事關社會經濟發展,事關老百姓的生活,只有多個力量整合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本刊記者 王玲
92歲高齡的師昌緒,仍然忙個不休,由他主持的兩院“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重大咨詢項目,最近被列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他倡言的“建立新材料產業體系”重大咨詢項目正在展開。
1986年,師昌緒在任中國科學院第一技術科學部主任時,首開學部委員主動咨詢先河,為此后兩院院士咨詢提供了范例。從那時起,他在院士咨詢的道路上已經走過了26個年頭。
首開主動咨詢先河
1984年1月5日,中科院第5次學部大會在北京召開。出席會議的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方毅提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大會的性質由科學院的最高決策機構改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咨詢機構。
學部明確了以咨詢作為主要職能,在師昌緒心中引起了強烈的共鳴。
曾留學美國的他早已意識到科學思想庫參與科技政策決策的重要意義。
師昌緒回憶,當時的尷尬情形卻是,人們不知咨詢工作如何進行,沒有人提出來讓學部咨詢。學部委員的作用如何發揮?他和地學部主任涂光熾商量,沒人叫你咨詢,我們自己找題目來咨詢。
此后不久,他主持的第一技術科學部和地學部成立了6個專題組和工作組,主動尋找中國社會面臨的緊迫任務。
幾十位學部委員和專家參與到調研和實地考察的工作中。是年,近80高齡的王之璽、魏壽昆兩位老先生為了中國鋼鐵原料路線的選擇問題跑遍了全國。在實地考察、科學分析后提出,應在積極開發國內鐵礦資源的同時,合理進口鐵礦石。
這是非常大膽的建議。師昌緒回憶到:“那個建議對鋼鐵工業最有影響,促成了今天我國鋼產量的大發展。”師昌緒等創造的學部委員主動咨詢的首批成果,在上報國務院后,出乎意料地受到決策層的重視,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指示:“批轉有關部委討論并適當納入‘八五’計劃。”從此,主動咨詢便成為院士咨詢的主要模式之一。
布局材料發展大計
身為材料學家的師昌緒,在材料產業領域投入咨詢的精力最多。
1983年,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國家科委主持召開了一次全國各行業規劃會議。作為新材料規劃組專家組組長,師昌緒經過半年多的深入調研,完成了8個重點領域的新材料規劃。
除了電池材料外,其他都被列入了中國重點發展規劃。
師昌緒“癡心不改”,他深知:中國要發展,電池材料也很重要。
如今電動汽車、新能源電池已經成為國家科技發展重點,也驗證了師昌緒在20多年前的判斷。“如果早在20多年以前就給予足夠的重視,說不定早有更大的成果出現。”為了改變中國材料工業一向部門分割、材料研究科研院所之間聯系很少的局面,師昌緒、李恒德和侯祥麟在中國工程院申請了名為“中國材料發展現狀及邁入新世紀對策”的咨詢項目。
項目啟動于1997年,兩院院士及有關專家近千人參與其中,堪稱材料領域的一次壯舉。2000年,咨詢結果匯集為鋼鐵、有色金屬、化工材料、建筑材料、電子信息材料、航空航天材料等6類材料的分項報告和一本葉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前沿。咨詢組用兩年的時間寫出了葉中國材料發展現狀和邁入新世紀對策總報告,約350萬字。在此基礎上,師昌緒執筆寫了8條政策性建議。
然而,報告沒有上報中央或者國務院,沒有發揮科技政策咨詢的真正作用,令師昌緒十分遺憾。他由此感到,咨詢不是目的,取得政策實效才是咨詢工作的關鍵。
材料的重要性盡人皆知,但是材料從設計、制備、生產到應用是一個系統工程,卻往往被忽略,所以我國設立的973計劃項目中沒有新材料這一項,而把材料分割到各專項中。為此,他上書時任國務:總理的李鵬,973計劃由此增加新材料領域。
為了新材料產業化,他牽頭上書國務院領導,建議“新材料必須做到工程化”,只有如此,新材料才能得到應用。
2011年,他了解到中國新材料的利用率很低,于是提出建立中國新材料產業體系,上報國務院領導,受到高度重視。
現在他正主持兩院院士咨詢項目,希望對現有材料進行梳理,進一步開發性能更高的新材料,以期在十多年后我國成為先進材料強國。
師昌緒曾不無憂患地說:“先進材料是一切高技術的基礎,特別是高端制造業,新材料不發展,不可能成為制造業強國。”
期待實現的夙愿
早在1994年,醞釀中國工程院成立時,六位發起人就提出一個期望:鑒于上世紀50年代高校理工分家的錯誤,希望中國工程院與中國科學院發生有機聯系。
師昌緒在中國工程:籌備期間曾建議,在兩院之間成立一個管理組織,像美國NRC(國家研究理事會)一樣,聯合組織咨詢工作,不僅如此,還可以吸收社科院及相關部門,共同對咨詢項目進行討論,如此可以更全面,成為國家決策的依據,甚至也可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作為立法的參考。
2005年,他倡議建立了兩院資深院士聯誼會,讓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資深院士坐在一起,討論有關國家的重大問題。院士們不顧年邁,還深入一線,與中學生面對面交流,考察四川地震災區,參觀企業。
兩院資深:士聯誼會先后關注“建立創新型國家”堯“高等教育改革”堯“科研誠信”堯“三農問題”堯“我國如何實現素質教育”等問題,這些報告送往國務院和黨中央,都得到批示,批轉有關部門考慮。
2012年,師昌緒建議發展我國微電子產業,因為微電子產業不做強,中國談不上成為高端制造業強國。
做了幾十年的科技政策咨詢,寫下無數沉甸甸的咨詢報告,而今師昌緒仍感慨萬千。事實上,他認為,只有國家立法,才能保障并促進院士咨詢。

官方微信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3558-8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中國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