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化學阻抗譜(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是一種用于研究電化學系統動態行為的檢測技術。
它通過在電化學體系(如電池、電極界面、腐蝕體系等)中施加一個小幅度的交流電壓(或電流)信號,并測量系統對該信號的響應,從而獲得電化學系統的阻抗信息。
圖1:施加角頻率為ω的交流電壓時電壓和電流之間關系的圖示
https://doi.org/10.33961/jecst.2019.00528
阻抗是電壓與電流的比值,是一個復數,包含實部和虛部,能夠反映電化學體系的電荷傳遞、擴散、電容等特性。
EIS的核心原理是基于電化學系統的線性響應特性。當施加一個小幅度的交流信號時,電化學系統可以被視為一個線性系統,其輸出信號(電流)與輸入信號(電壓)之間存在相位差和幅度比。通過分析這種相位差和幅度比隨頻率的變化,可以獲得電化學系統的阻抗譜。
圖2:交流阻抗譜與對應的等效電路,分別構建為實阻抗和虛阻抗的二維X軸和Y軸。X軸是阻抗實部,表示Rs、Rct和W值。Y軸是虛部。
https://doi.org/10.3390/s21196578
與電解質/界面相關的電化學過程以及氧化還原反應,可以通過模擬/計算為一個涉及電學元件(電阻、電容、電感)的電路(等效電路EC)來理解。
等效電路的設計是為了理解和評估EIS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例如,Randles等效電路將溶液電阻(Rs)、電極表面的雙電層電容(Cdl)、電荷轉移電阻(Rct)以及Warburg阻抗(Zw)進行了簡化表示,如圖2所示。
其中,Warburg阻抗源于電極-電解質界面的擴散過程。另外,由于實驗中通常不存在完美的電容器,因此引入了常相位元件(CPE)來模擬這種非理想的電容行為。
雖然阻抗譜測量本身是一個直接的過程,但關鍵挑戰在于如何從數據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合理使用等效電路可以極大地幫助。因此,有必要詳細探討處理實驗結果的方法基礎。
圖3:并聯R-C的Nyquist圖和等效電路模型
該Nyquist圖顯示出經過原點的一個半圓。沿實軸方向顯示的半圓直徑表示等效電路中的電阻R1。因此,電阻R1的值為100 Ω,這對應于Nyquist圖中沿實軸的半圓終點。Nyquist圖是使用100毫法拉的電容值進行模擬的。
該電容值還可以通過Nyquist圖中半圓的最大點來確定。在半圓的中心位置,Zimg(阻抗的虛部)達到最小值,此時的ωmin、R1和C1滿足ωmin·R1·C1 = 1,因此通過識別Zimg處于最小值時的R1和ω值,可以計算電容值。
圖4:簡化的Randles體系的Nyquist圖和等效電路模型
在該Nyquist圖中,R2的電阻將半圓的起點移動到更高的Zreal值。該譜圖由R2=20 Ω和R1=100 Ω產生,因此對應的等效電路模型包括一個雙電層電容,體電阻(包括歐姆接觸、溶液等)和極化電阻(與電荷轉移、捕獲、積聚等過程相關)。
極化電阻(R1)與體電阻(R2)串聯,并與表面沉積的雙電層電容(C1)并聯。該模型--簡化的Randles體系是分析電化學系統的基礎。實軸上半圓(低頻)截距末端的120 Ω是極化電阻和體電阻的總和。
此外,半圓的直徑表示極化電阻--在這種情況下為100 Ω。由于實際系統往往更加復雜,因此在這個簡化的Randles電路中連接了額外的元件。
圖5:混合動力學和擴散控制--Randles體系
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當半無限線性擴散通過動力學和擴散控制影響電化學系統時,Warburg阻抗被用于等效電路模型。這個模型由法拉第學會于1947年提出,模型名稱取自其創造者J.E.B. Randles。
該電池的電路模型和Nyquist圖如圖所示。在Nyquist圖中,Warburg阻抗在半無限條件下表現為一條斜率為45°的直線,以及僅由一側大平面電極限制的一維擴散,在這種情況下,Warburg系數σ為1 Ω·s-1/2。
除了體電阻和極化電阻損耗外,該模型還代表了鋰擴散反應中的極化。
圖6:典型的光電化學EIS響應--Nyquist圖與對應等效電路模型
https://doi.org/10.1039/C0CP02408B
當Nyquist圖顯示出兩個半圓時,表明系統中存在兩個時間常數。每個半圓對應于等效電路模型中的R-C(或R-CPE)電路之一。每個半圓的直徑與相應R-C(或R-CPE)電路中的電阻有關。
在EIS中,對于一組數據,并不存在唯一正確的電路模型。相反,任何EIS實驗都可能存在多個準確的等效電路模型。如上圖展示的兩個半圓的EIS數據,研究人員對此提出了多種等效電路來解釋這些譜圖。
在這些分析中,低頻半圓通常被歸因于半導體的空間電荷電容CSC和電極表面的赫姆霍爾茨電容CH的串聯排列,這種情況也常采用上圖所示的等效電路來擬合和說明數據。
而表面態的作用大多被忽視了,導致無法明確擬合和解釋阻抗譜與電化學體系之間的關系。因此,為了進一步闡明表面態的作用,采用了下圖并聯等效電路模型,其中材料體相和表面態的電阻和電容分別用Rbulk、Cbulk和Rtrap、Ctrap表示。
圖7:表面態存在的EIS響應--Nyquist圖與對應等效電路模型
https://doi.org/10.1021/acsanm.4c00769
這些模型都有效地代表了相同的阻抗數據。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哪一個等效電路模型最適合阻抗數據可能相當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每個元件都代表一個物理或電化學過程。
因此,如果對系統中發生的過程數量有所了解,可以選擇一個定量匹配電路元件的模型。如果事先不知道系統的這些情況,則通常選擇最簡單的等效電路模型。此外,盡管已經存在開發等效電路的主流方法,但在文獻中仍然存在細微差別和各種小的差異。
圖8:鋰離子電池的完整電路模型
https://doi.org/10.1002/ente.201600154
整個鋰離子電池單元可以使用圖8中所示的等效電路進行建模,該模型遵循了對每個弧的傳統解釋。然而,由于該電路模型包含許多變量,因此在實際的阻抗分析中,有必要簡化電路元件。
在這些電路元件中,與其它元件相比,隔膜的電容效應是最小的。因此,在建立電路模型時,沒有必要考慮Csep。此外,由于半電池條件下的電化學阻抗譜主要來自工作電極的貢獻,所以該模型無需考慮對電極。
另外,可以將鋰離子電池組件中的電流收集器電阻Rcurrent collector、電解液電阻Relectrolyte和隔膜電阻Rseparator合并。
而且,由于鋰離子電池組件的電容值并非理想值,因此通過將它們替換為常相位元件,可以獲得更準確的模型。鋰離子電池半電池的整體簡化等效電路如圖9所示。
圖9:鋰離子電池半電池系統的等效電路模型。Rb:電池的體電阻(電解質、隔膜和電極);RSEI、CPESEI:界面層的電阻和電容;Rct、CPEele:電荷轉移電阻和雙電層電容;W:鋰離子在主體材料上的擴散效應。
在半電池體系中,來自鋰對電極的阻抗值可能會影響整個阻抗譜。因此,在鋰對電極引起相對較大阻抗的某些情況下,有一種更準確的測量方法,即組裝對稱電池和三電極電池,從而僅從目標電極獲取電化學阻抗譜譜圖。
上述電路模型是基于最基礎的鋰離子電池半電池體系構建的。理解基礎電池模型固然重要,然而,用以表征鋰離子電池的等效電路模型會因電極特性、電池類型以及存儲和循環條件的不同而呈現多樣性。
因此,不存在一種能夠適用于所有電池系統的單一標準電路模型--但具有擴展性。可以根據電化學電池的特性,通過增減電子元件來設計定制化的電路模型。
圖10:實驗和模擬阻抗譜 --不同Nyquist曲線及其等效電路的例子
從Nyquist圖出發--必須首先獲得實際數據,根據Nyquist圖的形狀確定并連接等效電路的元件。
Nyquist圖的形態主要受電極基體(即工作電極的成分)以及在工作電極表面或體相溶液中所發生的電化學反應的影響。正因如此,Nyquist圖可呈現出多樣化的曲線形態,例如,在特定的電化學操作條件下,可能會觀察到單一的半圓、雙半圓或是兩個半半圓等不同形狀的曲線。
在進行等效電路擬合時,應根據Nyquist圖的特征和實際電化學體系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等效電路模型進行分析。然而,在電化學阻抗譜分析中,基于等效電路的實驗結果解釋有時可能顯得不夠明確。
這種模糊性主要源于對于給定的阻抗函數Z(Ω),可能存在多種等效的電路表示方式。等效電路仍能提供豐富的信息。在應用簡化模型時,應根據數據中實際包含的信息量,而非一般模型中的信息量,來避免過度參數化。
圖11:電化學界面的等效電路模型及其對應的物理過程
因此,等效電路模型選擇通常遵循這些原則:
1. 結合電化學系統的具體特性:選擇等效電路模型時,應充分考慮電化學系統的具體特性,包括電極材料、電解質組成以及預期的電化學過程。這些因素直接影響等效電路模型的構建和參數選擇。
2. 模型的簡化與關鍵特征捕捉:等效電路模型應盡量簡化,避免不必要的復雜性。同時,模型應能夠捕捉電化學系統的關鍵特征,如電荷轉移電阻、雙電層電容、擴散過程等,以便準確反映系統的本質行為。
3. 基于實驗數據的參數擬合與驗證:通過實驗數據(如電化學阻抗譜)擬合等效電路參數,并驗證模型的準確性。均方根誤差(RMS)是評估擬合質量的重要指標,較低的RMS值表明模型與實驗數據的擬合度較高。
4. 模型的動態特性和擴展性:等效電路模型應能夠反映電化學系統的動態特性,并具有一定的擴展性,能夠適應不同類型的電化學系統。這有助于在不同條件下對系統進行分析和預測。
通過遵循這些原則,可以更有效地選擇和應用等效電路模型,從而提高對電化學系統行為的理解和預測能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