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熔高熵合金(RHEAs)和難熔復雜濃縮合金(RCCAs)因其高強度和耐高溫性能而備受關注,但如何在輕量化的同時兼顧強度與塑性,并保持高溫下的力學性能,一直是這一領域的瓶頸,Ti基RCCAs因其低密度和潛在的延展性,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
近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金屬所,在《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在線發表了題為“Insights into multi-effects of single element Mo in Ti-rich Ti40Nb30V25−xZr5Mox refractory complex concentrated alloys: Strength-ductility synergy and high-temperature strengthening”的研究論文,在這項研究中,團隊為了在保持輕質化和良好延展性的前提下提升Ti基RCCAs合金的力學性能,通過單一元素Mo的精準調控來調節合金的原子應變場、位錯行為與電子結構。論文通訊作者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安琦副教授和黃陸軍教授。
文章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jmst.2025.07.052
【核心內容】
團隊設計的Ti40Nb30V20Zr5Mo5合金在室溫下表現出867MPa的屈服強度與26%左右的延伸率,并在1073K的高溫下仍保持超過500MPa的抗拉強度,這樣優異的性能組合來源于Mo的引入,團隊發現,Mo能夠顯著增加晶格模量錯配和不均勻原子應變場,同時促使位錯在滑移過程中更易發生交滑移與纏結,最終表現為在合金內構建更為復雜的位錯亞結構網絡。
圖形摘要
【研究方法】
團隊通過真空電弧熔煉法熔煉純度≥99.95 wt.%的Ti、Nb、V、Zr和Mo的金屬顆粒以此制備Ti40Nb30V25−xZr5Mox (x=0,3,5)合金,為了表征合金在高溫條件下的力學性能變化,分別在室溫與高溫條件下進行拉伸試驗,應變速率分別為5.6×10−4 s−1(室溫)和1×10−3 s−1(高溫),且測試均重復至少三次以保證可重復性,并使用納米壓痕機進行5×5壓痕陣列的納米壓痕測試,結合DIC、SEM、EBSD、TEM以及CALPHAD相圖計算與DFT模擬,深入揭示Mo在合金中的多重作用機制。
【研究成果】
① 單相結構與微觀特征
在引入Mo之后,合金依然保持單相體心立方結構,未觀察到含Mo析出相,且隨著含Mo量的增加,平均晶粒尺寸得到細化,Mo5(Ti40Nb30V20Zr5Mo5)的平均晶粒尺寸為16.6μm。
合金相圖與穩定區間(CALPHAD計算結果)
EBSD晶粒取向與相分布
② Mo引入提升原子尺度應變場
Mo的加入引入的更大的原子應變,并使其分布趨于不均勻分布,使位錯在滑移過程中受到更強阻礙,從而提升了合金的本征強度。
HRTEM與原子應變分布
③ 室溫力學性能:強度與延展性的協同提升
Mo元素的引入協同提升了合金的強塑性,Mo5在室溫下的屈服強度比Mo0提高了20%,達到了867MPa,同時延伸率提高至25%左右,應變硬化速率穩定保持在約2GPa,Mo5在拉伸過程中應變分布更加均勻,相比Mo0有效延緩了局部頸縮的發生。
室溫應力–應變曲線與應變硬化行為
DIC應變場分析
TEM變形亞結構
④ 高溫性能:輕質合金的優異強度保持能力
在高溫下,密度僅6.4g/cm³的Mo5合金表現出優異的綜合力學性能,在1073K時,抗拉強度仍可超過500MPa,這一性能表現優于傳統鈦合金和部分Ni基高溫合金。
高溫拉伸后顯微組織演變
DFT計算的電子結構
Mo5與Ni基超合金、Ti合金、TiAl合金等的高溫強度對比圖
【總結與展望】
該研究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Ti40Nb30V20Zr5Mo5RCCA,該合金具有相對低的密度,在室溫與高溫條件均有優異的力學性能,這項研究為設計新型輕質耐高溫結構材料提供了重要思路,未來有望在航空航天和能源裝備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