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溫環境下,固體表面結冰會對交通、電力系統等多個行業造成嚴重影響,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以其優異的化學穩定性、疏水性和低表面能而聞名。這些特性使PDMS在工程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例如電子設備、水下粘附、微流控芯片和防/除冰涂層。然而,由于其固有的低韌性和強分子間作用力,傳統的PDMS在機械性能、防冰性和潤滑性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傳統的PDMS固化工藝在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方面面臨著重大挑戰。因此,近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通過成分設計和結構優化來提升性能,以期在防冰和潤滑應用中充分發揮PDMS的潛力。
盡管傳統的主動除冰技術在除冰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這些方法通常能耗較高。為了實現被動防冰技術,聚合物涂層(如PDMS涂層)已被用于降低各種表面的冰附著力。冰的粘附強度(τice)是評估防冰涂層性能的關鍵參數。一般來說,疏冰表面τice應小于100kPa。早期研究表明,調整PDMS的表面能和疏水性可以有效降低τice,改變PDMS涂層的剪切模量也會影響其防冰性能。此外,有效使用潤滑劑或通過接枝構建自潤滑表面,也能顯著提高除冰性能。另外,將離子液體(ILs)等冰點極低的化學物質加入防冰涂層中,能有效促進冰的動態界面融化。盡管在降低τice方面取得了進展,但PDMS機械性能的增強仍然有限。采用結構設計(如多孔結構或表面微紋理)可以顯著提高PDMS的機械性能,但這些表面結構也可能促進冰的機械嵌合,從而增加τice。因此,將成分優化與結構設計相結合,為開發具有低τice的多功能表面提供了有前景的途徑。
摩擦和磨損嚴重限制了PDMS涂層的使用壽命,并阻礙了其實際應用。當PDMS涂層在富含Si-O表面滑動時,PDMS表面的高粗糙度和富含Si-O分子結構會導致高摩擦系數(COF)。研究表明,通過調整表面粗糙度、設計特定的表面結構以及創建光滑液體注入多孔表面,可以有效提高PDMS的表面潤滑性。然而,大多數為潤滑而設計的結構對PDMS的柔韌性和壓縮性能的改善有限。設計PDMS的內部結構是一種解決潤滑問題的有效方法。此外,表面結構和潤滑液體的綜合作用有望顯著影響其表面結冰行為。因此,開發潤滑劑灌注結構是提高PDMS涂層機械性能、防冰能力和潤滑性的可行策略。
近期,山東大學黃俊團隊、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張佩佩團隊、山東大學齊魯醫學院宮寧基團隊通過調整剪切模量和鹽模板法,成功開發了一種可以吸收潤滑液的多孔涂層,實現了機械性能、潤滑性和防冰性能的全面優化。
通過引入乙烯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vt-PDMS)制得V-PDMS涂層,然后利用鹽模板法制得海綿狀多孔V-PDMS涂層(PV-PDMS)。 所制備的PV-PDMS涂層在壓縮90%后仍能完全恢復。通過調節剪切模量和引入海綿狀微結構,涂層的τice降低至19.6±4.6kPa。PV-PDMS涂層表面的水滴結冰時間延遲至1100秒,是傳統PDMS的6.4倍。值得注意的是,通過吸收二甲基硅油(DSO)和離子液體作為潤滑劑,τice進一步降低至4.8±1.3kPa,同時涂層表面的摩擦系數(COF)降低至0.30,比傳統PDMS降低了95.5%。因此,本研究可以提高防冰性能和潤滑性能,為開發新型的防冰和潤滑型聚二甲基硅氧烷涂層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制備示意圖 (a)合成V-PDMS聚合物的化學反應;(b)V-PDMS和PV-PDMS的制備過程。
數據來源與出處 相關研究成果以“Shear modulus regulated porous functional PDMS coatings with superior anti-icing and lubricating properties”為標題發表在《Progress in Organic Coatings》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