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l合金憑借低密度、優異高溫強度及阻燃性,成為航空發動機鎳基高溫合金的理想替代材料,可顯著減重并降低污染排放,已在GE發動機渦輪葉片等關鍵部件應用。然而,其高度有序晶體結構導致本征脆性和原子擴散速率低下(較無序相低兩個數量級),嚴重抑制熱變形過程中的動態再結晶(DRX),造成熱加工窗口異常狹窄。傳統β穩定化元素(W、Mo等)合金化雖能通過形成高溫β相提升塑性,卻引發室溫βo相脆化及服役中βo→γ+?相變導致的顯微組織失穩,進而劣化抗蠕變性能。因此,規避β合金化缺陷并利用晶界工程突破熱成形瓶頸,對拓展TiAl合金應用至關重要。
近日,寶鈦股份與西工大團隊提出通過胞狀反應構建新型三相雙態(T-B)結構,成功突破TiAl合金熱成形極限。相較于傳統組織,T-B結構將DRX溫度降低至少250℃,首次實現800℃下60%工程應變的無裂紋壓縮變形(鈦鋁金屬間化合物領域創紀錄),并制備出0.8μm超細晶粒。機制研究表明:T-B結構中的類珠光體組織(PM)通過高位錯密度提供強應變硬化能力,在低溫條件下為DRX形核提供充足驅動力,促進超細晶形成;同時DRX有效消除應力集中,避免材料開裂。基于此,團隊開發出免β合金化的TiAl合金低溫熱成形新工藝(800–1000℃),不僅規避傳統β元素添加導致的脆化與蠕變風險,更顯著降低高溫氧化危害,為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制造開辟新路徑。
圖1. T-B結構800°C/10?³-10?? s-1的熱壓縮變形行為及微觀組織演變
圖2. 新型T-B結構的熱變形特征
圖3. 新型T-B結構的動態再結晶機制
圖4. 一種TiAl合金的低溫熱成形工藝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
點擊排行
PPT新聞
“海洋金屬”——鈦合金在艦船的
點擊數:10802
腐蝕與“海上絲綢之路”
點擊數:8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