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表面能材料(如聚四氟乙烯PTFE)因其卓越的疏水性和化學惰性,廣泛應用于建筑、電子、醫療等領域。然而,這些特性也使其難以與其他材料牢固粘接。傳統解決方案依賴離子處理、化學蝕刻等表面改性技術,但這些方法成本高昂且可能損傷材料。因此,開發無需預處理即可直接粘接低表面能材料的高性能粘合劑,成為行業亟待突破的難題。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朱世平院士、張祺助理教授團隊開發出一種新型含氟共聚物粘合劑,首次在PTFE上實現了創紀錄的3.22 MPa粘接強度。該粘合劑通過六氟丁基甲基丙烯酸酯(HFBMA)與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PPGMA)的光聚合反應一步合成,兼具93.7%透光率和優異環境穩定性。其核心突破在于利用HFBMA的C-F鍵與基材的偶極-偶極相互作用增強界面粘附,同時通過PPGMA側鏈的摩擦耗能提升內聚強度。該技術無需表面處理即可粘接PTFE、聚丙烯(PP)、玻璃等多樣基材,為工業應用提供低成本解決方案。
圖1揭示了粘合劑的分子設計:HFBMA提供氟基團與PTFE基材形成偶極相互作用,PPGMA側鏈則通過鏈段爬行摩擦耗散能量。實驗表明(圖2a),當PPGMA占比15%(F??-P??)時,粘接強度達峰值3.22 MPa,遠超純HFBMA(完全無粘性)。對比測試中(圖2b),該粘合劑性能顯著優于商用產品和文獻報道的離子凝膠體系(如PDMAA-CAC凝膠)。其環境適應性突出(圖2c):在-20℃、90%濕度或紫外老化15天后,強度仍保持2.43-2.62 MPa;經萬次剪切循環和7天3 kg負重測試,未出現界面剝離。此外(圖2d-e),它在PP、PE、陶瓷、鋼鐵等基材上均展現穩定粘接。
圖1 粘接機制與應用示意圖 氟化共聚物粘合劑的界面粘附與內聚機理及潛在應用圖示 (圖示說明:聚合物鏈上的氟化基團與PTFE基材形成偶極作用,PPGMA側鏈通過摩擦耗散能量)
圖2 a) PPGMA含量對Fx-Py粘合劑搭接剪切強度的影響 b) F85-P15粘合劑與相關研究及商業產品在PTFE基材上的剪切強度對比 c) F85-P15/PTFE接頭在90%濕度、-20℃及UV老化環境下的強度變化 d) F85-P15粘接不同基材的強度(玻璃分別與PTFE/PP/PE/PET/陶瓷/鋼對接) e) F85-P15在4.0 cm²粘接面積下的宏觀粘接測試(基材:PTFE/PET/鋼/玻璃)
力學性能與耗能機制
PPGMA含量直接調控材料力學行為(圖3a-b):當添加量從0%增至20%,模量從25.8 MPa降至2.14 MPa,斷裂伸長率從7%升至286%。F??-P??的韌性達14.11 MJ/m³,歸因于PPGMA側鏈的增塑作用。應變速率實驗(圖3c)顯示,材料在低速率下伸長率可達377%,符合艾林模型計算的14.0 nm³活化體積。關鍵發現是:用丙烯酸丁酯(BA)替代PPGMA后,粘接強度降至1.56 MPa,且耗能比從96.5%(PPGMA體系)降至83.8%(圖3d)。流變學分析(圖3e-f)進一步證實,PPGMA側鏈形成的非共價網絡延長了分子鏈弛豫時間,提升了能量耗散效率。
圖3 a) 不同PPGMA含量共聚物的應力-應變曲線(拉伸速率:2 mm/min) b) 韌性與模量隨PPGMA含量的變化關系 c) 不同應變速率下的拉伸曲線 d) 屈服應力與應變速率對數(ln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