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修復涂層根據其機理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組。本質自愈涂層包含形狀記憶或其他內部具有動態鍵的材料。然而,它們可能存在局限性,例如需要外部刺激才能愈合,從而導致愈合時間更長,并且由于可逆非共價鍵的穩定性而導致愈合部位存在潛在弱點。 相反,外在自修復涂層包含含有腐蝕抑制劑或修復劑的納米容器。納米容器的種類多種多樣,包括微膠囊納米容器、微血管納米容器、介孔納米容器、核殼納米纖維。其中,含有納米纖維的環氧樹脂涂料比其他涂料具有更好的機械性能,這為在聚合物基體中建立改進的自修復系統提供了可能性。 緩蝕劑是一種很有前景的候選材料,可以摻入有機涂料中,以低劑量和高緩蝕效率實現主動腐蝕防護。保護涂層配方中已加入多種緩蝕劑,包括無機緩蝕劑如鉻酸鹽、鈰鹽、磷酸鹽和鋅酸鹽,以及有機緩蝕劑如雜環化合物、胺類物質、季銨鹽和羧酸鹽。盡管具有優異的抑制性能,但開發兼具優異抑制效率和低成本的抑制劑仍然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陳守剛教授團隊通過同軸靜電紡絲實現了緩蝕劑8-羥基喹啉(8-HQ)和自修復劑亞麻籽油(LO)在聚乙烯醇(PVA)和殼聚糖(CS)殼中的包覆,記為PVA/CS@LO/8-HQ核殼納米纖維。采用PVA/CS@LO/8-HQ納米纖維來提高環氧涂層的高性能防腐性能。相關成果已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期刊上。 其防腐機理是金屬表面局部pH值的變化刺激納米纖維釋放8-HQ,與鐵離子螯合形成絡合物。當納米纖維出現裂紋并導致斷裂時,LO被釋放出來并與氧氣發生反應,使納米纖維固化,從而使裂紋自行愈合。 圖2. (a) 8-HQ濃度和吸光度標準曲線;(b) 分別在pH=3、7和11時PVA/CS@LO/8-HQ納米纖維中8-HQ釋放的時間演化;(c) PVA/CS@LO/8-HQ納米纖維的pH響應機制圖 圖3. (a) LO+8-HQ的優化幾何構型、HOMO和LUMO軌道;(b) LO+ 8-HQ 的 ESP 映射分子 vdW 表面。單位為inkcal/mol;(c) 不同ESP區間的面積分布;(d,e) LO+8-HQ 的 IGM:(d) 等值面 (δg=0.02) 和 (e) 散點圖 圖6. 劃痕涂層的光學、SEM形貌和相應的EDS分析:(a) 空白EP涂層;(b) PCLH/EP涂層經中性鹽霧試驗48 h后;PCLH/EP涂層劃傷后腐蝕產物的XPS譜圖:(c) C1s;(d) Fe2p;(e) N1s 圖7. (a) 空白EP涂層劃傷的SKP圖像;(b) PCLH/EP涂層在3.5wt%NaCl溶液中浸泡6和12小時后劃傷 圖8. (a) 空白EP涂層和 (b) PCLH/EP涂層的EIS圖 (pH=3);(c) 空白EP涂層和 (d) PCLH/EP涂層的EIS圖 (pH=7);(e) 空白EP涂層和 (f) PCLH/EP涂層在浸泡90天期間的EIS圖 (pH=11)。(g−i) log|Z|不同pH變化趨勢f=0.01 Hz值 圖9. 涂有劃痕的Q235鋼的光學圖像(a)空白EP涂層;(b) PCLH/EP 涂層進行0、300和600中性鹽霧測試 圖10. PVA/CS@LO/8-HQ納米纖維摻雜涂層的防腐及自修復機制 結論 結構表征技術表明成功合成了PVA/CS@LO/8-HQ納米纖維網絡。DFT計算揭示了LO和8-HQ之間通過形成氫鍵相互作用而存在強烈的分子間相互作用。此外,Tafel極化曲線還表明,該復合緩蝕劑在pH=7時具有高達90.31%的緩蝕效率。 PVA/CS@LO/8-HQ納米纖維網絡摻雜到環氧樹脂涂層中后,LO可以與氧氣聚合干燥并聚合。當涂層被破壞時固化。此外,納米纖維釋放的8-HQ可以與鐵離子螯合形成復合物。 長期腐蝕試驗發現PCLH/EP涂層在浸泡90天后低頻阻抗仍保持在107 Ω·cm2以上,驗證了PCLH/EP涂層具有有效的阻隔性能。因此,納米纖維涂層可作為自修復防腐涂層,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轉載的文字、圖片與視頻資料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如果涉及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本網刪除。

官方微信
《腐蝕與防護網電子期刊》征訂啟事
- 投稿聯系:編輯部
- 電話:010-62316606
- 郵箱:fsfhzy666@163.com
- 腐蝕與防護網官方QQ群:140808414